核心提示:知乎上有人提问:为什么有人会与深爱的人分手?一个高赞的回答,让人觉得戳心:爱得很深会很累,心系之,神思之,视若珍宝。直至不能承受之重。古人常说:“情深不寿”,和这位网友所表达的意思有异曲同工之妙。一段...

一个高赞的回答,让人觉得戳心:
爱得很深会很累,心系之,神思之,视若珍宝。直至不能承受之重。
古人常说:“情深不寿”,和这位网友所表达的意思有异曲同工之妙。一段关系,不是你越努力越付出,最后就能得到想要的结果。
再爱一个人,也别掏心掏肺。
01
过度的付出,就是失去的开始
“总有一天他会感动”、“总有一天他会爱上我”……抱着如此执念的人,就好像被人溺在水里,拼命地渴望求生,越想努力扑腾抓住些什么,就越抓不住。
在一档情感节目中,有这样一对情侣:
女生在学生会里对男生一见倾心。于是,她就开启了“倒追模式”。
在追到他并正式交往的一年半时间里,女生付出得很多。
他抱怨食堂排队买饭特别挤,她就制作了一个菜谱,让他在上面点菜。点好了之后,她就去食堂或学校周边各个饭馆给他打包回来。
给他修手机花了600元才修好,她却说只花了60。明明抢了很久的火车票,抢到手后也只是淡淡地对他说:“抢票没有那么难!”
每天都帮他洗衣服,有时顺便连他舍友的袜子也一起洗了。
可这些付出却没有换来男生些许的感激,他认为这一切是理所应当,做事也丝毫不顾及女生的感受。
女生因急着交作业,没能帮他拿到快递。他就在教学楼里对她破口大骂。
他生日时,女生亲手给他做了蛋糕。可他连庆生的地址都不告诉她。等她偷摸到那想给他一个惊喜时,他却当着所有人的面叫她滚。
他在网吧打游戏,想叫女生给他送饭吃。当时女生正发着高烧,明确拒绝了他。却没能得到男生丝毫的体谅,他在电话里语气凶狠地说:“你生病了就不让我吃饭了是吧?”
“他如果抛弃了我,还能去哪里找那么好的女孩。”像这样拼命为对方做事,以为如此就能在对方心中变得无可替代,“刷存在感”的行为,其实并不能真正地把对方牢牢拴住。
张爱玲曾说,“喜欢一个人,可以低到尘埃里,从尘埃里开出花来。”
可现实告诉我们,一段感情里,一个人过度付出、过于执着,本身就偏离了爱的初衷,任何一段不平等的爱情,都不会产生幸福感。
如果对方懂得感恩,至少自己没有白白付出,如若像前文例子中的男生一样,把女友的付出当理所应该,真是错付了一片真心。
当你把“我就跟着你,非你不可”写在脸上,身段跟着放低时,对方也会看轻你、不珍惜你甚至厌恶你。
而你也会在这段不对等的关系里患得患失,在时时刻刻处于过山车似的心情中渐渐疲惫,掏空了自己的一切,最后只剩下了委屈与不甘。
试问,那朵尘埃里开出的花,真的是你当初想要得到的么?
02
一味地付出,也换不来最爱的人
“平生无憾事,唯一爱女人。”
风流倜傥的张学良与赵四小姐的爱情故事被世人津津乐道。却鲜有人知,他还有一个原配夫人——于凤至。
1915年,张学良与于凤至结为夫妻。
西安事件爆发,张学良被蒋介石长期软禁。于凤至陪伴着他,途中不幸身染重病。不得不独自赴美求医。
病榻上,受尽病痛折磨的于凤至对张学良的思念与牵挂与日俱增。“救学良,我要奋斗到最后一息”成了她活下去的希望与信念。
大病初愈后,她在美国多方奔走,不断向蒋介石施压。寻求生财之道,筹备张学良出狱后的生活经费。
用情至深的于凤至等来的却是一纸离婚协议书。
1964年,蒋介石为阻止张学良重获自由,逼迫他与于凤至离婚。分离多年的两人在远洋通话中,张学良五味杂陈地说:“我们永远是我们,这事由你决定如何应付。”
算一算虚度了多少个年头,仿佛足够写一套错爱的春秋。
“我们永远是我们”,于凤至坚信他们的感情不会因外界的影响而改变。她始终不承认强加于她的非法离婚,仍以张夫人自称,拒绝了身边所有追求她的男子。
最终,93岁的于凤至抱着遗憾在美国洛杉矶去世。
她把遗产全部留给了张学良,墓碑上的名字冠以夫姓,并在旁留了一个空墓,满心期待他百年后能与她合葬。
盼了念了一辈子的她,在故事的最后,终究是被错付了。2001年,张学良病逝,与赵四合葬一处。
凤兮凤兮,非梧不栖。于凤至苦等了50多年,用尽一辈子的深情,却换不来他的一丝丝爱意。
你为他辗转难眠,为他撕心裂肺,你以为那就是爱情,这些悲伤与难过都是你为你们之间的爱情应受的罪。
爱情,从来都是两个人的事。
感情一向不是等价公平交换,不是你用真心就一定能换来对方的真心,不是拼命对对方好,那个人就会反过来拼命地爱你。
心理学中有个著名的“边际报酬递减效应”。意思是,你投入得越多,对方的感官越麻木,越不受感动。
单方面不求回报的付出,换不来对方对你同等的爱。你过度沉浸自编自导的苦情玛丽苏剧里,到头来,感动的只有自己,受伤的也只有自己。
当最后他轻轻的一句“抱歉”,否认了你所有的努力,击穿了你全部的幻想,你遍体鳞伤时,有谁来心疼你曾经的那些付出呢?
与其苦苦坚持,爱而不得。不如学会优雅地放手,寻找真正属于你的爱情。
03
爱情,必须由两人共同完成
最好的爱情里,两人的付出要大致对等。
最近,被李兰娟与郑树森两位院士的爱情圈粉了。
两人每天上午8点准时到达医院,经常一个人在台上做手术,一个人在实验室讨论问题,不管谁工作得比较晚,都会等对方下了班,再一起回家。
因为研究主业上存在一定的关联性。李兰娟遇到人工肝技术仍然无法治疗的肝衰竭患者,她会把病人转给郑树森;而郑树森在收治一些重症肝病患者时,也会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推荐他们去尝试人工肝治疗。
在生活中,两位“医学狂人”更是相互扶持,彼此照顾。
郑树森独自赴港读博忙科研时,父亲忽患重病。李兰娟怕他分心,自己悄悄照顾公公,直到完全康复后才把事情告诉他。
李兰娟母亲两次骨折需要手术时,则是郑树森亲自开刀做的手术。
李兰娟院士火遍朋友圈的秀恩爱更是两夫妻之间幸福生活的小小缩影。
就像是郑树森院士在一次采访中说的那样:“或许只有这样无数次的风雨同舟,才会有今天的相濡以沫。”
45年的相伴,他们互相滋养,互相温暖,势均力敌的爱情,让他们爱得更长久。
两个人若想维持长久的关系,就要建立平等的相处模式。
我送了你一个贵重的礼物,你为我做一顿丰盛的晚餐。我为你煮饭,你负责洗碗,当我工作累了,家务便由你来分担。我规划着我们的未来,你亦步亦趋地跟着脚步,共同奋斗出一个更好的将来。
当你爱上一个人,可以对他好,可以不求回报,但是爱也需要回音。
没有回音的关心,就变成了恼人的打扰;没有回音的付出,就变成了理所当然;没有回音的眼泪,在对方眼里一文不值,甚至连心都不会跟着痛一下。
与其做一瓶辛辣刺激的可乐,按耐不住地往外掏,越喝越无味;不如做一杯甘甜韵味的清茶,一点点地往外给,日渐弭香。
最后,愿有人待你如初,疼你入骨,从此深情永不负。
作者简介:胖丁,一个还在长身体的90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