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海子,原名查海生,1964年3月26日生于安徽省怀宁县高河镇查湾村,在农村长大。1979年15岁时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大学期间开始诗歌创作。1983年自北大毕业后分配至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哲学教研室工作。1989年3月26日在山海关与龙家营之间的火车慢行道上卧轨自杀。在诗人短暂的生命里,他保持了一...

海子,你与我同龄。一个黑夜的孩子,沉浸于冬天,倾心死亡,注定你在蓓蕾初开时凄然凋零。对于现实生活一窍不通的25岁孩子,单纯如一泓清水,圣洁似一片莹雪,你怎能抵御尘世的侵染。你想从明天起,喂马,劈柴,周游世界,做一个幸福的人;你想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做一个淡泊平凡的人;你想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做一个离群索居的人。可你是否想过,这是贵族一样的生活,你倾其一生也无从实现。你描绘的幸福生活图景远胜于桃花源,是一桢虚无缥缈的梦境。我在想那年3月,你离世前的情景:梦醒时你倍感孤独苦闷,于是你收起温暖的梦靥,木然赶往死亡列车,于是生于田间的种子,回归于滋养枕息的大地。一个才华横溢的人总是放大应然状态与实然状态的差距,你凭着辉煌的才华、奇迹般的创造力、敏锐的直觉和广博的知识,在极端贫困、单调的生活环境里创作了将近200万字的诗歌、小说、戏剧、论文,是中国新诗史上最优秀的诗人之一,但你却长期不被世人理解,或许这是你绝尘而去的缘故吧。由此,我想到了美国的海明威和日本的川端康成,两位文学大师都是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不久后自杀身亡的,也许他们自杀的心理因素非常复杂,但一些评论家讥讽海明威的“江郎才尽”,社会舆论对川端康成大到至美致丰境界的高于富士山的期盼压力,很可能是那诸多因素中相当重要的一种。我想,你与他们不同,他们是被功成名就后巨大心理预期和心理压力所湮没窒息,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都是被才华所累。
做个平凡乃至平庸的人吧!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无所追求,难得糊涂,牵儿嬉戏,夫唱妇随,微笑入眠,身心无扰。海子,你是一只断线的风筝在执着地追逐风的脚步。